早期胃癌内镜分类之三 ——细胞内镜及人工智能 世界微头条

  • 2023-05-03 08:58:47
  • 来源:中关村泛亚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早期胃癌指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诊断的金标准依然是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近年来,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从传统常用的白光内镜到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共聚焦内镜及细胞内镜,都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及评估。 来自日本的Mary Raina Angeli Fujiyoshi等学者总结了几种被提倡的早期胃癌内镜分类体系,发表在Cancers杂志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本篇主要介绍细胞内镜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相关进展。

细胞内镜


(资料图)

细胞内镜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能够对消化道黏膜进行高达520倍的超高放大倍率,达到细胞水平级别。操作时,细胞核用适当的染料染色。然后将内镜与黏膜接触以观察浅表黏膜层的细胞。 细胞内镜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能够对消化道黏膜进行高达520倍的超高放大倍率,达到细胞水平级别。操作时,细胞核用适当的染料染色。然后将内镜与黏膜接触以观察浅表黏膜层的细胞。

不同状态胃黏膜在细胞内镜下的表现

正常胃底腺黏膜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正常幽门腺黏膜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肠化黏膜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分化好的腺癌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分化差的腺癌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印戒细胞癌

图片来源: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图片来源:Endoscopy 2009; 41: E65-E66

胃黏膜病变细胞内镜分类

目前尚无公认的细胞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标准分类方法。Fujiyoshi等根据2011年Kudo等提出的对结直肠病变的分类标准,提出了简化的胃黏膜病变细胞内镜分类,主要通过腺体形态、腺腔及细胞核等方面来鉴别肿瘤性病变(EC1)、腺瘤(EC2)和癌(EC3),如下图: 图片来源:Cancers (Basel). 2021 Dec 26;14(1):100; Endosc Int Open 2019; 07(08): E1002-E1007

分类标准

使用该分类辨别胃癌和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3.7%,观察者间一致性为0.71。尽管细胞内镜是一项有前景的新技术,使用合适的染色方法获得清晰的图片仍具有技术挑战,此外,细胞内镜的另一缺陷是无法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因其仅能观察表面上皮的细胞结构。

人工智能

目前已有学者通过收集白光内镜图片及NBI放大内镜图片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识别早期胃癌,meta分析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及93%。AI与内镜专家相比究竟孰优孰劣?在不同的研究者结果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 总的来说,近年来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内镜方法诊断早期胃癌的分类方法及与病理对应情况熟练掌握后,才能有助于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

参考文献

1. Cancers (Basel). 2021 Dec 26;14(1):100. 2.Endoscopy 2009; 41:E65-E66 3.WorldJ Gastroenterol. 2017 Oct 7;23(37):6894-6901 4.Endosc Int Open 2019; 07(08): E1002-E1007

来源:Endospread

扫码关注我们

中关村泛亚内镜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32 潇湘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41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